硬質(zhì)陽極氧化處理采用直流電源或直流和交流疊加電源
。其溶液種類也較多
,以采用硫酸硬質(zhì)陽極化處理較普遍。采用硫酸硬質(zhì)陽極氧化法時
,應考慮影響氧化膜層的各因素
。(1)硫酸氧化處理的濃度:常采用200-250 g/L,槽液的相對密度(室溫下)為1.12-1.15
。(2)水:水是硬質(zhì)陽極氧化處理的主要成分
,一般采用蒸餾水或冷開水,而不用自來水
,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離子
,當Cl- >1%時,其制件在氧化過程中就會腐蝕
,并出現(xiàn)白斑
。(3)氧化處理的溫度:溫度是影響氧化膜質(zhì)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嚴格控制溫度
,其氧化膜增厚
,硬度提高且光滑、致密
。(4)電流密度:電流也是影響氧化膜質(zhì)量的重要因素之一
,它與氧化膜的生成速度
、氧化膜的組織有較大關系。電流密度過低時
,氧化膜的生成速度緩慢,處理時間增加
;反之
,過高時,會導致溶液和電極因焦耳效應而過熱
。使氧化膜溶解速度增加
,硬度下降,表面粗糙
、疏松起粉
。(5)初始電壓與處理時間:硬質(zhì)陽極氧化處理的初始電壓與時間對氧化膜質(zhì)量的影響也是很大的。初始電壓過大
,會導致電流的增加
,焦耳熱和生成熱劇增,促使溶解速度猛增
,氧化膜則軟
,無光澤,起粉
,不耐磨
。對于氧化處理時間,一般是隨著氧化處理時間的延長
,氧化膜厚度增加
,但到一定時間后,若不增加外加電壓
,氧化膜實際不增加
。如果繼續(xù)延長時間,則氧化膜硬度低
,疏松起粉
,相反,氧化處理時間太短
,氧化膜厚度薄且不耐磨
。(6)氧化處理溶液的攪拌:攪拌速度大小與氧化膜的生成速度(氧化膜質(zhì)量)有關。